职场中,有人说:“做得多,死得快。”是什么道理?
来源:总裁俱乐部
时间:2021-06-07
作者:龙岩人才网
浏览量:
刚参加公司时,师傅经常发牢骚说:“干得越多,越得不到提拔。”起初,以为师傅能力不足,但是后来才发现,师傅其实能力很强,也是公司公认的技术骨干,可是就是提拔不起来。
升职加薪是大多数职场人的希望,但是对于“做得多,死得快。”这类的说法,有失偏颇了,当自己被提拔,做管理了,才发现其实并非这种现状。对于这种说法,确实在一些职场人身上体现了出来,但并非这就是真实情况。有一种情况,看似做事很多,其实是能力不足,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做事很多,其实都是在原地打转。记得曾经一个同事说:每天忙都有做不玩的事情,经常要加班,但是岗位调整之后,另一个同事做,每天都很轻松,几乎不加班;而且也能做出很好的业绩来,很大的差别,相同的工作不同的人做,很容易找到差距,不是做得多,而是能力不足。有些人只知道低头做事,从不抬头看路,在方向错误的情况下,越努力距离目标越远,有时还会原地踏步;就像拉磨的驴,被蒙住双眼,一直围着磨盘转,哪怕走到天荒地老,也只是停留在原地,只做事,而不看路,产生的效果也不会让人满意。做事要有重点,更要有次序。眉毛胡子一把抓,哪件事情都无法做到更好;而做事的次序不对,总会给自己造成各种各样的麻烦;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找领导签字,初衷是为了让事情快,但是由于没找到直属上司,越级签字了;那么事情次序就错了,不仅给自己制造了麻烦,很可能事情会拖得更久。不是做事错,而是次序不对。并非所有做得多的人,都是能力不足,还有一类人是能力很强。但是没有带出来新人,没有能够接续自己工作的人,哪怕有机会被提拔,领导也不会提拔,因为领导用的方便最为重要。领导会为下属考虑,但优先考虑是自己,所以当没人可以接续自己工作时,不被提拔也属于正常,这种事情在职场中经常可以看到。看似做得多,其实很多都在背后努力,更有人背后“使劲”。有些人自以为做事很努力,事情做得很多;在职场这个环境中,谁也不愿意把过多向别人透露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得多,不代表别人做得少,只是自己没看到而已。别幼稚的以为,工作就是在做事,包括社交、学习、拓展人脉等等行为都是在做事,不是低头做事就能够得到好的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工作做得多,做得好,只是考量的标准之一,而不是全部,做得虽然多;但是人际一团糟,或者核心竞争力不足,一样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些事情是重复机械性的工作,比如,流水线工人,在岗期间一直在做事,而技术研究人员,可能是阶段性工作。做事流水线一定更多,但是创造性却差。不是做得多就好,而是做得多并且有价值,这样才是关键所在。做得多强调的是过程,并非结果。哪怕过程在完美,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一样属于无用功。就像学生背课文,结果是记住、背诵熟练,而不是背的这个过程。哪怕过程很艰辛,但是没有良好的结果,做的事情也会大打折扣。“行中学”、学以致用,都是强调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更要将学到的知识理论,应用的实践才是重点;否则学习与行为是“两张皮”完全没有发挥自身的实力,在职场这个竞争的环境中落败也很正常。做事追求过程的完美,更重要的是追求结果,只有良好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业绩不向困难低头,做再多没有结果,甚至是糟糕的结果,所做出的努力很容易被“抹杀”。既然付出,就要追去良好的结果,在自己可控范围内,追求结果的完美。重复性机械工作不可避免,不要拿机械性工作与有价值的工作相提并论。就像科学家与服务员一样,创造的价值不同,虽说工作不分贵贱,但创造价值却有很大差别。多做那些有价值,有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重复机械的去做事。以领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你做事多,领导用的方便,提拔你之后,是否接手人能够顺利上手,这个是领导的考虑,可以涨薪水;但提拔就意味着必须有人接替,所以考虑工作“延续”性,在有机会提拔时,领导才会放手。总之,做得多不一定就能升职加薪,考量的标准很多,至于人们说:做得越多,死得越快,其实是偏激的想法。这种情况虽然存在,但不是平白无故产生,要找到自身的原因。很多事情不是做得就一定能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