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597-222707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指南

管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激活人

来源:龙岩人才网 时间:2021-05-19 作者:龙岩人才网 浏览量:

许多企业都在说“去管理”,也有人说“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那么,是不是真的就是要把管理给去掉呢?其实,除了大家提倡的去层级制,推行扁平化管理之外,它更多强调的是激活个体,通过激活人去实现真正的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个体成长时,会比较希望得到扁平化,或者直接得到资源,这需要拿掉管理层级或者消除某些管理概念。但我更加倾向于对管理本身的强化,而非淡化或去管理化。因为个体价值崛起,更需要平台与导引;更需要推动创新与创造力转换成真正的价值;价值观演变剧烈,更需要明确价值判断。

管理本身的核心是激活人,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说明管理出现了问题,而非管理价值的丧失。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未能发挥管理的效率,主要是因为大家将管理看成一种管控,一种限制。

如果说“去管理”,我们应“去”的实际上是简单的KPI、简单的一种管控和权力概念,然后认真回到管理价值本身——如何去驱动人、激励人,让不能胜任的人胜任。

以中层管理者为例:

现在有取消中层管理者的现象,我们需要一些设计来让原本很重要的中层管理者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并且让被调整的中层接受这些调整。这些设计包括:

把平合的机会释放出来,让大家公平得到;

把新的事业单元规划出来,让大家可以转移到新的事业单元里面;

把原有的事业更细分,提供出更多的机会出来;

采用内部创业或者创新机制,让中层有机会释放新的能量。


一、成为变革领导者

企业中,领导者的作用不仅仅是激励,也是明确任务的手段。最重要的是,奋斗的目标产生于群体的期望和活动,是大家的共同目标,不是个人目标。在此基础之上,管理者应成为变革领导者,打造新的领导力,为组织灌输全新的价值,带领组织接受巨大挑战。

而成为变革管理者,需从五个方面去调整。

1、转变思维模式

别人能做的事情,你应该正常去做,比如产品、品质、服务;但也要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其中包括转换思维——理解全连接和零距离。这是IBM得出的结论,指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核心企业是一个全连接的企业。可以看到,近来腾讯、阿里巴巴、IBM都并购了很多项目,连接了很多企业。因而,变革领导者一定要学会,与更多的人在上下游、不同地区合作,真正在合作中做事,转移思维方式。

2、明确真正的客户导向

新希望六和的禽肉事业部一直在进行调整,无数人为此付出努力。为什么要转型?因为是消费端在评价农牧行业,而非农牧端在评价。

农贸市场超市化的进程速度会非常快。我第一次认识永辉生鲜,就是因为它把农贸市场改成了超市。永辉生鲜选择做超市,正是基于客户导向的选择。而客户导向就是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知道谁评价你,你在为谁创造价值。在这之前,你的料好不好,是养殖户在评价;今天,你好不好,是消费者在评价。当评价体系改变时,我们就必须知道怎样去创造客户价值,怎么去设计和行动。

3、让人活性化

硅谷的一份PPT里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人们以更大、渴望成长的欲望创造了增长。”这就像新希望六和一样,以强烈要成为世界级农牧企业的欲望,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农牧企业,世界第三大饲料企业。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公司体系变得很复杂。

复杂性对人的要求很高,会导致高适应人才的比例下降,增加人力资源部的压力。我非常希望通过盈利和增长保护大家,但盈利和增长一定来源于高素质人才,所以需要让更多员工成为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帮助大家提升能力,把管理变得简单,培养阿米巴经营概念,知道如何有效经营。不要怕现在的行情和市场,不要固守过去的成功,就会获得成长。

4、整合资源

我们需要在企业内部、行业内部、行业外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跨行业寻找资源整合的机会。我们公司就是在整合和合作中成长起来的,整合资源对其而言具有一定基础。所以我一再要求大家有新的管理能力,即在机会中解决问题,不要从寻找原因中解决问题,而整合本身就是最好的机会。

5、内部改造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的原则是整体最大。其内部改造可以称为结构效益,所有的结构一定要调整到位,包括产能结构、规模结构、市场结构、人员结构、站类结构。

系统思考的内部改造也可以称为端到端的效率。

  • 例如,对新希望六和而言,要把最终的食品效率做到最大化。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做可持续经营。如果要做一个可持续的企业,就是要改变行业的生态,就是让行业能够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发展。农牧行业需要做价格竞争下的食品安全,所以新希望六和必须想办法实现“基地+终端”的战略,必须表达整个产业链的生态能力,这就是根本性的要求。

二、找到“对的人”

面对企业内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领导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想方设法在企业内部构建更多的可确定因素。同时,一名合适的领导者,还应该帮助组织成员明确:外部环境变化时,我们知道如何做才能应对。

因此,我提出“对的人”概念。

  • 1、Where:组织内+组织外


我过去在公司做战略转型时,发现传统业务当中有几个领域需要增长新的能力,但内部员工没有相应人才帮我解决。在全球范围内扫描后,我们找到几个合适但很难请来的人。为此,我设置了一些特殊职位,直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然后在我们公司的体系上实现。

这种做法给了“能人”最需要的自由,也促使他们承担责任、主动创新并自觉自律。他们更在乎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贡献和声誉。今天对组织的要求,并不是要拥有这个人,而是必须理解人的天性是向往自由的,才可以真正跟对的人在一起。

同样,在做公司组织变革时,特别需要能够理解组织变革的内在逻辑,并有能力推动变革的人。我在组织内部也找到了这样的同事,大家齐心协力投入转型,克服各种困难,抛开自我界限,快速恢复区域竞争能力,深入了解产品力的结构,从品质、成本入手,从协调和约束着力,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己经幵创出了全新的局面,因为他们坚信聚焦区域的发展、聚焦顾客价值的创造,一定会获得市场的认同。

“对的人”可能是在组织之外,也可能是在组织内部。只要把目标和责任明确下来,就会发现“对的人”,创造出全新的价值。当我们试图寻找对的人来解决公司面对的挑战时,需要在公司内部实行新的措施,需要能够激发出对的人,或者能够吸引到对的人,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价值释放。

  • 2、Who:用“对的人”,而非“能人”

在一个极具变化的环境下,更需要合作和协同,而能人却往往做不到。“能人”的第一大特点就是经验丰富,因其经验太丰富,有极强的能力,所以比较难接受新的东西,往往喜欢凭经验去行动;第二大的特点是不擅于合作和协同,总是希望自己解决问题,总是不放心授权其他人去做事情。

所以我更提倡用“对的人”,而非“能人”。“对的人”主要具备三大特征。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C 2015-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好才人才服务有限公司  闽ICP备08107497号

人才服务许可证:350800RL0030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364000FJ20201030号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商务中心E幢8~9层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