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有违法犯罪行为的,直接移送司法机关,并拉入“黑名单”+联合惩戒+曝光!
刚刚,税务局放大招! 网剑行动来了!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七台河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布了开展网剑行动随机抽查工作方案,展现了税局这次网剑行动的打击决心和力度。 划重点! 一、检查对象:对电商平台企业或在电商平台进行经营活动的企业进行定向随机抽取。 二、检查年度:检查年度为2019和2020年度,发现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线索的,可追溯至以前年度。 三、检查方式:采取企业自查和稽查局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2021年12月15日前按时将自查应补税款作为稽查查补收入入库。自查结束后,市稽查局视自查情况按规定对重点稽查对象开展检查。 四、检查结果:对重点检查过程中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充分发挥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威力,加大涉税违法案件曝光力度。 为什么电商企业会被严查? 即日起,这些行为千万不要再有了! 之前,电商行业存在不少征管漏洞,很多企业存在少计收入、转移收入、少申报收入等违规现象。 但是,现在税务局的系统已经很强大,现在针对电商企业有专门的电子商务税收数据分析系统。种种迹象表明,针对电商行业利用大数据系统严征管已经开始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醒:电商企业这些行为不要再有了! 1、刷单 很多新的商家在初期会通过“刷单”虚构收入,但是并没有现金流水进入企业账户,但是因为并没有发生真实交易,“刷单”销售金额并不会反映在企业的会计账簿上,但是企业自身无法修改电商平台的销售记录。 因此在税务稽查的检查中,稽查机关如果发现平台销售数量和金额与会计账簿记录不一致,会质疑企业存在隐瞒收入逃避税收的行为。 2、直播带货违规避税 直播有时涉及到商家、平台、经纪公司、主播等多个主体,各个主体的纳税及扣缴义务比较复杂,直播带货面临的税务风险更大。 个人直播带货也需要纳税,未进行申报会带来偷税漏税风险。甚至有些主播通过“税收洼地”避税。 3、网络预售确认收入不及时 预售商品时,增值税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确认收入的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消费者一般在预定商品的一段时间后,收到购买的商品。销售收入不及时确认也存在被查到的风险。 奉劝大家不要铤而走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保存时间自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三年。这也意味着,一旦税务部门开始严查,这些大数据会让电商企业无处可逃。 电商企业到底咋缴税? 总局已明确,必须按照这个来! 关于电商企业税务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对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8765号建议进行了答复。 划重点!主要内容如下: 1、平台经济中的自然人能否享受月销售额15万元(季度销售额45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的优惠,主要看是否做了税务登记。 自然人持续开展业务,办理税务登记或临时税务登记,并选择按期纳税的,可以享受。 自然人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尚未办理税务登记或临时税务登记,不能享受增值税的优惠,只要达到起征点就需要全额缴纳增值税。 起征点指的是:按期纳税的,5000至2万元; 按次纳税的,300元至500元。 2、平台企业关于税前扣除凭证的管理同其他企业相同,区分不同的情形来适用外部凭证和内部凭证。 使用外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的情形:支出项目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对方为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增值税纳税人企业可使用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有两种情形: (1)支出项目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对方为依法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对方为个人的每次支出不超过500元。 (2)支出项目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内部凭证是指企业自制用于成本、费用、损失和其他支出核算的会计原始凭证。内部凭证的填制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 外部凭证是指企业发生经营活动和其他事项时,从其他单位、个人取得的用于证明其支出发生的凭证,包括但不限于发票(包括纸质发票和电子发票)、财政票据、完税凭证、收款凭证、分割单等。 3、灵活用工人员从平台获得的收入按照业务实质判定属于“劳务报酬”还是“经营所得” 灵活用工人员在平台上从事设计、咨询、讲学、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等劳务取得的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由支付劳务报酬的单位或个人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年度终了时并入综合所得,按年计税、多退少补。 灵活用工人员注册成立个体工商户、或者虽未注册但在平台从事生产、经营性质活动的,其取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所得”应税项目,“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经营所得税率表,按年计税。 综合以上3点,电商行业缴税情况与其他企业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也体现出税收法定的原则以及税收的公平性。 不想被查,赶快自查! 附:100个税务自查风险点! 税局首先让各个企业进行自查,是给了各个企业第一次机会,在自查中有问题的可以自己去补交,并且税局稽查局会协助进行自查和税款入库,所以一定要把握住自查机会,不然等到被税局查到后悔也来不及了! 1、企业参考《检查通用提纲》和相关指导意见进行全面彻底自查 2、根据《税务事项通知书》,按照自查内容、期限、联系人等,在自查期限内开展自查工作。 3、企业对自查发现的应缴未缴税款、滞纳金,制作自查报告并填写《随机抽查对象自行补税明细表》。 附 《检查通用提纲》税务检查中常见的100个风险点
Copyright C 2015-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好才人才服务有限公司 闽ICP备08107497号
人才服务许可证:350800RL0030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364000FJ20201030号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商务中心E幢8~9层